和艾美一樣,安東尼一出生,我們就讓他做了所有自費的新生兒篩檢。

雖然有人認為,有打算買保險的人,應該買完了再做,

但,我還是想先知道寶寶的健康狀況,及早因應,

保險不該是優先考量的問題!

 

出院這天早上,嬰兒室打電話來說小兒科醫生要解釋心臟音波的結果,

我很樂觀的認為,應該只是和艾美一樣有卵圓孔未閉合的問題。

哪知醫生卻說,如果是那種一般普遍出現的狀況,不會特地找父母來解釋。

這下子,我開始有些焦慮了......他到底想講什麼?

醫生拿著超音波和嬰兒室手冊上的心臟示意圖,

告訴我們卵圓孔在哪裡,那個位置很薄,所以容易有洞,但也容易癒合。

但是,左右心室之間的肌肉是厚的,不應該有洞,

偏偏,小安東尼就是有個洞!

 

這個洞其實其不大,約 0.4 公分,位置是標準的第二型,

因此,在六個月內自行癒合的機會不小。

如果沒有癒合,嚴重的會有心臟衰竭的可能,

因此,算是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

聽到這裡,我的眼淚就出來了!

先天性心臟病這幾個字,光聽就好可怕,

這下要怎麼辦才好?

 

醫生仍試圖減輕我們的焦慮,

不斷強調他的狀況不嚴重,只要持續追蹤就好,

第一個月,也能比照一般新生兒照顧,沒什麼特別的。

之後醫生會視追蹤的情況,決定用藥或開刀。

但他認為還是自行癒合的機率比較高,

因為,有看到旁邊有一塊肉在長,應該能把洞包覆起來!

 

我開始在腦子裡翻可以提供建議的人名,

也思考月子後上台北,要去哪裡做持續的追蹤。

順便告訴自己,小安東尼是輕微的心臟病,

只要努力,我們一定能讓他健康長大!

也希望神明保祐,讓那個小洞自行癒合吧!

 

ps. 以下轉錄台中榮總網站對心室中膈缺損的說明:

原文網址:http://www.vghtc.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38014&ctNode=37899&mp=8190

顧名思義,心室中膈缺損就是左心室和右心室中間的中膈有破洞,它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約佔 25%,因為左心室壓力比右心室高所以血液從左心室經由心室中膈缺損流向右心室,造成收縮期心雜音以及心臟負擔增加。破洞小者可能完全沒有症狀,破洞較大 者會造成心臟擴大,肺血流量增加,容易肺部感染,呼吸加快,胃口降低,發育遲緩,甚至心臟衰竭。


心室中膈缺損根據破洞所在的位置可分為四種類型:

(一)第一型:又稱東方人型或高位型,約佔心室中膈缺損的30%,其破洞位置較高,緊接在主動脈瓣及肺動脈瓣的下面,容易造成主動脈瓣脫垂及逆流,一般建 議第一型的病人不論破洞的大小都應接受外科手術,以避免主動脈瓣損壞的不幸後果,手術時間一般認為是一歲左右,若發現主動脈瓣已有異常現象則應提早開刀。

(二)第二型:又稱為膜型,它是最常見的心室中膈缺損,約佔50%以上,此型容易有纖維組織增生,形成苞苞把破洞包起來,而使破洞自然縮小,根據統計破洞小者有30-50%的機會可能自然完全閉合,但破洞較大者機會較小。

(三)第三型:又稱心內膜墊型或房室腔型,約佔所有心室中膈缺損的5-10%,此型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常合併二尖瓣及三尖瓣隙裂,容易造成瓣膜閉鎖不全,加重心臟負擔,而此型破洞靠近心臟傳導系統,開刀縫合時可能傷到而造成房室傳導阻滯。

(四)第四型:又稱肌肉型,約佔心室中膈缺損的5-15%,此型除非破洞太大,通常不需吃藥或開刀,而自然閉合的機會大於80%。

追蹤及治療   
心室中膈缺損在嬰兒期應每月門診追蹤,病情穩定者追蹤時間隔時間可拉長。破洞小者不需吃藥,破洞較大者造成心臟擴大則可能需要吃強心劑(毛地黃),利尿劑 或血管擴張劑。一般追蹤到一歲左右決定開刀與否,開刀成功率一般是98%以上,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能需要提早開刀:

    1. 不易控制的心衰竭
    2. 經常肺部感染
    3. 發育遲緩
    4. 肺高壓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i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