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讀書看的簡中版,書名忠於原著:Good Morning, Monster。副標是:Five Heroic Journeys to Recovery。台灣繁中版是 2021 年臉譜出版,書名為「早安,我心中的怪物:一個心理師與五顆破碎心靈的相互啟蒙,看他們從情感失能到學會感受、走出童年創傷的重生之路」,是一本完美詮釋了什麼叫用一生治癒童年的書,讀起來心會酸酸的,希望真有一門教人怎麼當父母的課!

作者是個加拿大的諮商師,書中的個案是她初執業到退休後的五個案例,他們因為成功克服了童年創傷而成為書中的英雄,這個過程往往都需要好幾年的治療,如果有得選,他們不會想當這樣的英雄。

小時候被遺棄的勞拉,被迫扮演父母的角色,照顧弟弟妹妹;這讓她成為一個一直在照顧無用男人的角色。不管是父親、男友、老闆,她總看不到那些人的不負責任,放任他們把責任丟到她身上。我甚至覺得,她不只是無法離開那樣的人,根本是自己往火坑裡跳!

華裔鋼琴手彼得在五歲前一直被獨自關在閣樓,因為缺乏人際互動,他出現了許多遲緩的表現,在幼兒園被留級。幸好他具有驚人的音樂天賦,透過和鋼琴對話,還維持了生存能力,後來更靠音樂得到了成功。他的母親本身也是童年創傷的受害者,她努力賺錢,透過把孩子「關」起來以保護他們免受外人傷害,這是最讓人不忍苛責的個案。

原住民丹尼似乎是個無情的人,事實是他必須把感受關起來才能活下去。他是加拿大當年原住民同化政策的受害者,自小被從家中帶走到寄宿學校,名義上是要融入加拿大的社會,禁說母語,禁止接觸原住民文化;更可怕的是在寄宿學校還遭受牧師侵犯。失去親人、失去認同、還失去對人的信任,不把心關起來怎麼活?好不容易能回去看父母,父母被移居,不能再打獵,一流的獵手突然不知道能做什麼;子女被帶走,連父母的角色都沒機會扮演,只能在家喝酒,看到回家的兒子聽不懂母語,只能嘲諷,成為無所事事失敗的人。即使後來又生了其他孩子,也不知道自己能教他們什麼,只能放任他們學喝酒、吸毒、販毒,原住民保護區成了黑暗、破敗的區域。這個故事讓我上網查了一下這個種族滅絕的事件,寄宿學校系統持續了超過一世紀,最後一所學校竟然到1997年才關閉,每所學校都發現了大量孩童骸骨;2022 年教宗方濟各終於代表天主教會向加拿大原住民道歉,2023 年加拿大政府還批准了高達 28 億加元的賠償金。但受傷的人、家庭、種族要花幾個世代才能修復?

艾倫娜有個變態的父親和祖母,持續遭受羞辱的孩子為了保護妹妹而放棄自殺,最後發展出了多重人格。她聰明、邏輯好,偏偏這些才能是遺傳自爸爸,那個她一輩子都努力對抗的人!瑪德琳則是生長在富有的古董商家庭,她的媽媽被迫當了媽媽,無法愛她;她的爸爸不敢與媽媽對抗,遇事只能自己躲在地下室等風暴過去。被獨留在家的那幾天,即使警察來了,後來也是默默離開,仿佛不曾看到一個被獨留在家的小女孩。這兩個故事反應了社會系統的盲點:艾倫娜的爸爸有好的工作,爺爺奶奶在教會中有影響力,看起來就是個相對正常的家庭;瑪德琳更是住在豪華房舍,身上還沒有傷痕,即使總被媽媽叫怪物,卻完全不是一般人心中需要高關懷家庭的樣子。

作者沒有刻意用一些高張的情緒來呈現這些個案,內容平實卻能勾起讀者的情緒;一些部分則是作者作為一個心理諮商師的自省與學習,讓人可以從中理解諮商師的角色。此外,諮商師也是個人,也有自己的課題要處理,他可能在諮商的過程中代入了自己的經驗和感情,影響了自己的判斷和行為,這些部分也都真實的呈現在故事中。整體來說,這是我會給五星好評的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理諮商與治療 童年創傷
    全站熱搜

    Mei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