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論壇中常被推的書,作者的另一本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算是她的代表作,曾拍成電視劇,幾乎是看到控制狂父母就會同步出現的作品名稱。我不太追劇,所以只借了小說來看,基本上就是一個滿滿同情心的家教老師,看到很多辛苦孩子的小說集;這本書則是長篇小說,女主角是個在控制狂母親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原想在17歲的最後一天自殺,卻因突然殺出的程咬金而沒有付諸行動。18歲的她開始了人生最長的一次叛逆行動,26歲那年滿身傷回家,成了任媽媽擺佈的孩子。35歲的她,是第一志願女校的導師,面對17歲學生墜樓事件,一邊想找出她自殺的原因,一邊回顧自己的人生。最後她選擇離婚、離家,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老實說,兩本書我都沒有很愛,「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看完後有點空虛,可能是因為所有的小短篇都從女家教的眼光在看,很多敘事和互動,都充滿了不可思議的樂觀和正向;雖然都試著要同情孩子背後的那隻手,但沒有同理,彷彿那隻手是可以輕鬆地縮回來的。我無法把世界看得這麼簡單,一邊看一邊覺得這就是包裝成故事的說教書,想要教父母怎麼教小孩。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的前半段是好看的,所以讓我一直看下去,但到了後半段,又出現了那種說教感,我開始急著要結束這本書,裡面的事件都出現的太刻意,甚至刻意到有些不合邏輯。像是控制狂媽媽竟然會放任她和渣男交往六年懷孕墮胎才知道,那根本不符合媽媽的人設!我也期待她在找學生死因的過程中,慢慢找到自己,可惜也沒找到。她好像有點變了,像是試著當個好老師,但,她根本不想當老師呀!我也不懂為什麼要離婚,我同意女人不一定要有婚姻,不一定要有孩子,離婚也不是什麼問題,問題在於不能把離婚當作解藥,她的問題從頭到尾都不在婚姻,不能一付離婚就能重生了的樣子!不過,如果她在找自己的過程中,沒找到愛人的方法,或是發現那男人也沒有愛人的能力,那麼終究是要離婚的。結論就是,我無法把世界看得這麼簡單,就和小女生的死一樣,不可能存在單一的理由,很可能所有的問題都是小問題,只是疊加在一起就成了無法解決的大問題。我喜歡她寫高中女生的世界,雖然也有一些刻意,也少了人性中亦正亦邪的多元性,但至少呈現出小女生的世界就是這麼難懂,這麼複雜。只是為什麼一到了成人世界,彷彿一切就變得簡單了呢?

ps. 書裡另一個讓我很不舒服的地方是各種偏見,像是女主考上了較差的學校,所以那所學校的女生只觀注化妝、打扮,參加同學會時,同學們都討論理想,只會問她化妝品。這是什麼時代的想法?壞學校有多少努力的學生他知道嗎?還有,她到飲料店打工怎麼了嗎?為什麼被同學看到後,就會被指指點點傳八卦?她身邊淨是些覺得打工很不堪的人嗎?還是,這裡的第一志願女中其實是第一志願貴族學校?我常覺得很多自詡為文青的人,眼中的高低更明顯,很多人事物入不了他們的眼,讓人感慨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臺灣小說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iMei 的頭像
    MeiMei

    Emily & Anthony 的美樂地

    Mei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