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看人推薦,發現圖書館有,而且紙本書還比電子書排隊的人少,果斷預約了紙本,不久就拿到了~不過,因為新書算熱門館藏,只能借14天,正好剛結了一個案子,有點時間,一下子就看完囉!

我一直猶豫著這本推理的成分有多少,驚悚的成分又有多少。被殺的女鬼透過畫讓女主幫忙揭發殺人兇手故事,訊息一直明明白白的出現在畫作中,女鬼除了一直送畫來,也沒做什麼可怕的事,最後破解謎題也有點跳 tone,彷彿突然開了天眼,答案就跑出來了。但是,只要不把他當推理小說,而是個故事,其實滿好看的。搭配插圖,讓整個故事線更完整,整體設計很有特色,我也很慶幸自己是看紙本,圖的重要性高的書,我還是喜歡紙本呀!

既然有推理,這裡就不爆雷,主軸是戒毒中的女子,來到大宅中當五歲孩子的保姆,卻發現這孩子的虛擬朋友很可能不只存在孩子的想像中,到底這個虛擬朋友想告訴他們什麼呢?因為戒毒中,她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究意是不是真的?放輕鬆看看小說找答案吧!

***********防雷線***********

不想爆雷,但有些感受難免會牽扯到故事內容,還是畫條防雷線吧!以下感想和故事主軸關係不強,單純是當媽媽的感受。

之前看泰絲‧格里森的「護理師」也是個偷了別人孩子的故事,她把金髮女孩變成黑髮,這本則是把女孩當男孩養。我們真能透過後天教育讓孩子改變與生俱來的認知嗎?孩子對「媽媽」這種行動真的沒有任何懷疑嗎?還是在他們沒有其他可以依附的人時,遇到一個願意給他們愛的人時,就得對一切不合理視而不見?如果你的孩子願意配合你的期望,變成你心目中的樣子,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他太愛你了,那未必是他真正想成為的樣子!

外人看到的親子關係到底有多少是事實、有多少是腦補?我在看到兩個女人在森林裡爭吵時,有種強烈的不適。大家都一直美化外國人多尊重別人,其實還不都是人,他們只是學會了有些話不要說出來。尤其今年看了一些外國作者談親子教養的書,也總在討論怎麼看孩子的成績、交友、用手機......,親子衝突的問題走到哪裡也都是為了差不多的理由。我們總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在看人、評價人,所以才會覺得那個人怎麼能這樣照顧小孩,那麼棒的小孩你怎麼能不好好陪他長大。但,很多事根本不存在標準答案,孩子該怎麼教、怎麼養,更沒有絕對的標準。可惜,這個世界一直有一個個既定的框架,想把每個人都塞進去呀!

如果外人不要再拿這些框架看人,也許很多媽媽的壓力會小一些,孩子的壓力也會小一些,世界會平和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iMei 的頭像
    MeiMei

    Emily & Anthony 的美樂地

    Mei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